你真的认识过滤棉吗?
在解决清洗过滤棉的问题以前,我们必须先解决一个非常基础的养鱼问题——什么是过滤棉?
我曾经幼稚地认为所有人都认识过滤棉,最近我发现我错了,原来不认识过滤棉的新手一抓一大把。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分不清过滤棉和生化棉。
看到这里的鱼友们,你们先自问自答一下:我能分清过滤棉和生化棉吗?
说实话,能把这两种常见鱼缸滤材完全分清的朋友着实不多。
鱼缸滤材分为两大类:物理过滤滤材和生化过滤滤材。
物理过滤滤材在鱼缸里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它们负责将鱼缸里95%以上的鱼粪便和食物残渣隔离出鱼缸大水体。
生化过滤滤材在鱼缸里扮演着“解毒者”的角色,它们负责在鱼缸里滋生出有益的硝化细菌,再由硝化细菌来分解鱼缸里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我们鱼友口中常说的白棉、绿棉和白绿棉都是物理过滤滤材的一种,是用来隔离鱼便和食物残渣的。
我们鱼友口中常说的生化棉大多是黑色和蓝色的,比过滤棉厚些,它们属于生化滤材,是用来滋生硝化细菌的。
作为物理过滤滤材的过滤棉是可以清洗的,也是必须清洗的,但是作为生化滤材的生化棉是不可以随意清洗的,随便清洗生化棉是有可能造成病鱼和死鱼的。
所以,小编今天的文章是主要来解决作为物理过滤滤材的过滤棉的清洗问题的,而不是解决生化棉的清洗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理解出现了偏差,在养鱼实践中是有可能造成南辕北辙的尴尬的。
如上图,哗仔手中的就是常见的白棉和绿棉,它们都是物理过滤滤材,都属于过滤棉的一种。
其实,物理过滤滤材还包括魔毯、高密度棉和PP棉,今天就不重点讲了,免得新手看得头晕眼花。
清洗对象明确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清洗过滤棉的问题吧!
先看看大家是怎么洗棉的
你是怎么清洗鱼缸过滤棉的呢?
小编有个朋友叫熊掌,它是这样洗棉的,你们大家看看它的清洗过程有没有问题。
熊掌洗棉过程——
第一步,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所有的过滤棉拿出来,然后到水龙头下面冲洗;
第二步,一边冲洗,一边揉搓,用尽纯阳之力,争取将它洗到跟新买的一样;
第三步,将洗好的棉重新放回鱼缸滤仓,完工!
你们觉得熊掌洗棉的方式正确吗?
你们也是这么洗的吗?
你们发现问题所在了吗?
小编来揭晓答案吧!
第一,小编建议鱼友们在鱼缸里至少要铺三层过滤棉,我们只需清洗最上面的那层即可;
第二,为了延长过滤棉的使用寿命,切忌用力揉搓,而是应该轻轻积压揉捏;
第三,对于刚清洗好的滤棉,我不推荐马上放回鱼缸,因为你忽略了三个养鱼小细节。
咦?是什么小细节让哗仔耿耿于怀呢?不要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小编是这样洗棉的!
第一步,哗仔会把最上面的那层棉拿出来,因为在你正确摆放过滤棉的大前提下,只有最上面的那层面是需要经常清洗的,下面的两层面一个月洗一次即可,如果你的喂鱼频次极低,甚至可以半年都不洗一次;
第二步,打开水龙头,轻轻揉捏过滤棉,使大多数脏污离开过滤棉,切记不要把过滤棉揉烂,过滤棉很便宜,但我们也没必要浪费东西,能多用几个月,就多用几个月,如果过滤棉已经出现大窟窿,那就扔了吧;
第三步,这是今天的重点!
上文提到了,对于已经洗好的过滤棉,我们需要注意三个细节。
首先我们先琢磨一个问题:过滤棉为什么会越变越黑?
答:油脂。
鱼粮和粪便中的油脂会附着在过滤棉上,有了油脂的过滤棉会显得更脏,于是你才会玩命揉搓过滤棉。
其实,大可不必虐待过滤棉,它是无辜的。
除了油脂,刚洗好的过滤棉上还会有余氯。
小编当然知道过滤棉上的余氯很少。这部分余氯对于1.2米的大鱼缸来说绝对是可以视而不见的,可是,如果是长度为40厘米的小鱼缸呢?你还会觉得无所谓吗?
余氯不伤鱼,但是会伤害小鱼缸里本就很少的硝化细菌。忽视硝化细菌的人是玩不好观赏鱼的。
最后,过滤棉上有可能有寄生虫的卵和幼体。这就不解释了,你懂得。
所以,答案揭晓:我们在洗棉的时候要想办法去除余氯和油脂,还要去除疑似存在的寄生虫,这才能把洗棉这件事做到极致。
问题来了——怎么做?
当当当当——小编养鱼妙招驾到!
小编的小妙招很简单:用开水泡棉20分钟,要记得在开水里添加少许食用碱哦!注意,是少许,不是一袋,更不是一吨,用量很重要。
原理:开水可以灭杀寄生虫;开水可以去除余氯;食用碱可以去除油污。
还没完呢!
再用少许主缸水将过滤棉上的碱性物质冲洗一下,大功终于告成!
小编心里话:养鱼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很糊弄地去做,也可以很精细地去做。你只要愿意承担糊弄引发的结果,你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糊弄。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希望把养鱼这件事折腾到尽善尽美,小编觉得,你就必须要经常看小编的文章了。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30-8300-5773。